灯下书院>青春小说>明末汉之魂 > 第二十四章:备战备荒
    几天时间家丁们就习惯了餐前会上的表扬和批评,认为自己今天表现不错的家丁都希望得到百户官的点评。

    十一月二十日,这一天的餐前会一定让所有的家丁印象深刻,因为会上黄沂州宣布预付三个月粮饷给所有的家丁,这就意味着每个家丁都能够拿到三两白银和一石五斗杂粮。

    这是黄汉在发动九里台乡亲们去山里修建老辈曾经用来避难的营地、囤积粮食之时,发现老百姓积极性不高,一打听原来如此兴师动众会导致加剧粮食消耗,老百姓担心存粮坚持不到秋收。

    这不奇怪,大明升斗小民在农闲之时尽可能多睡少动,基本上一天吃两顿稀的,现在要肩挑背扛运东西上山,没有两顿干的下肚,任谁也吃不消,所以消耗的粮食倍增。

    成为家丁的青壮年来自十二个家庭,他们本来就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,当然也是消耗粮食的主要人物。

    现在他们跟着黄家训练,虽然起早摸黑很是辛苦,但是黄家管一日三餐还有一顿荤腥,没有肉也会吃到两个鸡蛋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他们还将要为家里挣回一石五斗杂粮和三两银子,他们的家庭立刻不用为温饱发愁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,出现了太多搬迁积极分子,大多数是家丁们的兄弟、叔伯,他们不辞劳苦带头把家里的坛坛罐罐往上山背。

    为了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,为了减轻他们家里粮食的消耗,黄汉布置黄勇按照一家出一丁的原则招募了四十个青壮年。

    给这些青壮年劳力开出管三顿干饭,每十天给一斗杂粮一百文铜钱的报酬,让他们在后山的山口修葺简易防御工事,收集石头、滚木以防不时之需。

    黄汉认为谁都不可以不劳而获,黄家虽然有钱粮足以支持乡亲们度过眼前危机,但是黄汉没有这样做,而是以工代赈。

    让每家每户出劳动力参与修建山口的防御工事,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意识贯彻到升斗小民的内心,争取让大家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,意识到团结就是力量。

    冷兵器时代,据险而守之时,只要收集到足够的石头和滚木,不仅仅壮丁可以参与守土,连健妇都能够往山下扔石头砸敌人。

    后金军要是来少了根本做不到突破山口袭扰到躲藏在山上的老百姓。

    至于建奴会不会发动千军万马而来?这个问题应该不存在。